王长春

作者: 时间:2019-09-06 点击数:

王长春,男,1962年生,理学硕士,安徽师范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硕士毕业,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授。现为安徽省物理学会理事,池州市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。曾任池州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系主任、党总支书记。安徽省模范教师,池州市和池州学院优秀教师,池州学院首届教学名师和青年指导教师。主要从事《理论力学》、《热力学与统计物理》、《大学物理学》、《物理教学论》等课程的教学。研究方向为量子光学和物理教学论。在《中国物理快报》、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hysics》、《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》、《量子电子学报》、《大学物理》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,其中SCI收录3篇,国家级以上论文8篇。参编高校教材2部,其中安徽省规划教材1部。主持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5项,主持企业横向项目1项,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(第二参与人),参与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6项。主持院级教科研课题三项。2005年《腔QED制备三原子W态的一般方案》荣获池州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。2012年《电子信息类专业物理实验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》获得池州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,多次获得池州学院教学质量奖。

一、主要研究方向

1)量子光学;

2)物理教学论。

二、主要研究课题

1.负责人,2000.6-2004.06主持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“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室建设与改革项目”;

2.负责人,2005.2-2007.12主持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“纠缠原子和微波腔场作用动力学特性与量子信息处理”(2005KJ393zc);

3.负责人,2008.6-2010.6主持“十一五”国家课题“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”项目“电子信息类专业物理实验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”(FIB070335-A3-14);

4.负责人,2009.1-2010.12主持省教育厅教研项目“结合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”(2008jyxm442);

5.负责人,2011.1-2012.12安徽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(企业横向项目)“高精度小型数控车床设计研发”(10020203045);

6.第二参与人,2011.1-2013.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固态(量子点)量子计算机的量子算法与编码研究”(61073048)。

三、主要期刊论文

1、腔QED制备三原子W态的一般方案,《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》,2005年第01期;

2、光场中运动纠缠态原子的能级分裂,《量子电子学报》,2005年第02期;

3、从能量的角度讨论两体碰撞问题,《大学物理》,20059期;

4、基于腔QED技术的原子态纠缠纯化方案,《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》,20054期;

5、压缩真空场与运动Ξ 型三能级原子作用系统的光场压缩效应,《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》,20062期;

6、关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,《池州学院学报》,2008年第3期;

7、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,《大学物理》(教育专刊),2008年第5期;

8、基于虚拟仪器的变速箱加载综合实验台的研究,《电子技术》,2009年第4期;

9、注重实验教学改革,培养学生创新能力,大学物理实验,2010年第3期;

10、热真空态在单模振幅耗散通道中的演化,《中国物理快报》,201011期;

11A New Binomial-Negative Binomial Combinatorial State in Quantum Optics Theory and Its Generation,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hysics》,2012年第51卷;

12、粒子数态在激光通道过程中的光子计数分布,《中国物理快报》,2012年第11期;

13、推导坐标本征态及相干态波函数的一种简单方法,《池州学院学报》,2012年第6期;

14、概率隐形传送原子态的腔QED方案,《量子电子学报》,2004年第4期(第三作者);

15Generalized Hellmann-Feynman Theorem for Ensemble Average Expressed in the Formalism of Pure State Expectation,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hysics》,201251卷(第二作者)。

版权所有: Copyright 2012 Chi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. 

地址: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池州学院逸夫实验楼三楼(247000) 联系电话(Tel): 0566-32174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