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》课程教学大纲
课程编号:ZJ0801006
一、课程说明
1.课程代码
ZJ0801006
2.课程类别
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》是电子、电气、机电及计算机学科专业的专业类课程。
3.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
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课程,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选修课程。
4.课程目的
(1)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,建立起计算机的总体概念,培养学生具有微机硬件系统分析、接口设计、编程及开发与应用的能力。
5.学时与学分
学时为64,学分为3.5。
6.建议先修课程
《模拟电路》、《数字电路》、《计算机基础》
二、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
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
计划学时:6学时
基本要求:
(1)掌握二、十、十六进制间的相互转换。
(2)熟悉常见编码系统如ASCII码,BCD码等。
(3)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
教学重点及难点:
(1)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编码系统
(2)计算机中的常用数据类型
基本内容:
(1)计算机中的数制
(2)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
(3)计算机中的常用数据类型
(4)协处理器的数据格式
(5)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
(6)微处理器发展史
思考题:
(1)计算机内部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而不采用十进制?
(2)计算机硬件组成中总线起什么作用?总线为什么必须具有三态功能?
(3)微处理器、微型计算机及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的区别和关系是什么?
第二章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
计划学时:4学时
基本要求:
(1)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。
(2)了解80X86系列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。
教学重点及难点:
(1)8086/8088的存储器组织及其寻址。
(2)8086/8088的I/O地址空间。
基本内容:
(1)微处理器介绍
(2)存储器
(3)输入/输出设备及其接口电路
(4)总线
(5)80X86系列处理器的功能结构
(6)8086/8088的I/O地址空间
思考题:
(1)堆栈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?
(2)80286CPU相对于8086CPU有哪些改进和提高?
第三章80X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
计划学时:14学时
基本要求:
(1)了解常用基本指令的格式
(2)熟悉理解常用的指令寻址方式
(3)掌握常用几大类指令的功能
教学重点及难点:
(1)指令寻址方式
(2)指令系统
基本内容:
(1)机器指令格式
(2)符号指令格式
(3)立即寻址
(4)寄存器寻址
(5)存储器操作数的寻址方式
(6)指令系统
思考题:
(1)对于80X86系列微处理器,存储器寻址时的有效地址EA与实际物理地址PA有什么区别?何谓逻辑地址?
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
计划学时:11学时
基本要求:
(1)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演变
(2)熟悉汇编语言语法并加以运用
(3)熟悉实地址方式下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
(4)熟悉汇编程序的上机调试过程
教学重点及难点:
(1)、汇编语言语法
(2)实地址下的汇编程度设计
基本内容:
(1)几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演变
(2)汇编语言语法
(3)实地址方式下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
(4)汇编语言程序及上机过程
(5)DOS及BIOS功能调用
(6)※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混合编程
思考题:
(1)伪指令与机器指令的区别是什么?
第五章微处理器外部结构和总线操作时序
计划学时:2学时
基本要求:
(1)了解8086/8088CPU的引脚功能
(2)掌握理解8086/8088系统总线时序
(3)了解80386/80486CPU的引脚信号功能及其系统总线时序
教学重点及难点:
(1)8086/8088系统总线时序
基本内容:
(1)8086/8088CPU的共用引脚功能
(2)最小方式和最大方式下引脚信号的功能
(3)8086/8088系统总线时序
(4)※80386/80486CPU的引脚信号功能及其系统总线时序
思考题:
(1)8086工作在最大方式和最小方式下系统基本配置的差别?
(2)※80386/80486的引脚和总线时序相对于8086来说,有哪些新增的功能和特点?
第六章半导体存储器
计划学时:7学时
基本要求:
(1)了解不同种类存储器的性能及工作原理
(2)了解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组成和结构
教学重点及难点:
(1)不同种类存储器的性能及工作原理
(2)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组成和结构
基本内容:
(1)存储器的分类和主要性能指标
(2)只读存储器ROM
(3)静态随机存取器SRAM
(4)动态随机存取器DRAM
(5)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
思考题:
(1)各存储器的特点是什么?
(2)存储器容量应如何扩展?
第七章80386/80486CPU的存储器管理
计划学时:2学时
基本要求:
(1)理解实方式存储器管理
(2)了解保护虚地址方式存储器管理
(3)了解保护及任务切换
教学重点及难点:
(1)保护虚地址方式存储器管理
(2)保护及任务切换
基本内容:
(1)实方式存储器管理
(2)※保护虚地址方式存储管理
(3)※保护及任务切换
(4)※虚拟的8086方式
思考题:
(1)保护虚地址方式与实地址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?
(2)80386/80486共有哪几种工作模式?
第八章中断及异常
计划学时:4学时
基本要求:
(1)理解中断及异常的概念
(2)理解中断及异常的暂时屏蔽
(3)掌握中断及异常的优先级
(4)掌握实地址方式下的中断
(5)了解运用中断优先级管理器8259A PIC
教学重点及难点:
(1)中断及异常
(2)中断及异常的优先级
(3)※中断优先级管理器8259A PIC
基本内容:
(1)中断及分类
(2)异常及分类
(3)中断及异常的屏蔽
(4)中断及异常的优先级
(5)实地址方式下的中断
(6)※中断优先级管理器8259A PIC
思考题:
(1)保护虚地址方式与实地址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?
(2)80386/80486共有哪几种工作模式?
第九章输入/输出方法及常用的接口电路
计划学时:14学时
基本要求:
(1)理解I/O接口的概念与功能
(2)掌握基本的输入输出方法
(3)学会运用8255A并行接口电路
(4)学会运用可编程的定时/计数器8253/8254
(5)了解DMA控制器8237A-5
教学重点及难点:
(1)基本的输入输出方法
(2)常用的接口电路芯片
基本内容:
(1)I/O接口的概念与功能
(2)基本的输入输出方法
(3)8255A并行接口电路
(4)可编程的定时计数器8253/8254
(5)※DMA控制器8237A-5
思考题:
(1)为什么要有接口电路,其作用是什么?
三、课程学时分配
本课程计划64学时,其中理论教学52学时,课内实践12学时。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和课内实践学时分配表。
表1课程学时分配表
 时数教学
环节
课程内容
| 理论教学
| 课内实践
| 小计
|
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
| 6
| 0
| 6
|
第二章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
| 4
| 0
| 4
|
第三章80X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
| 14
| 0
| 14
|
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
| 8
| 3
| 11
|
第五章微处理器外部结构和总线操作时序
| 2
| 0
| 2
|
第六章半导体存储器
| 4
| 3
| 7
|
第七章80386/80486CPU的存储器管理
| 2
|
| 2
|
第八章中断及异常
| 4
|
| 4
|
第九章输入/输出方法及常用的接口电路
| 8
| 6
| 14
|
总计
| 52
| 12
| 64
|
表2课内实践学时分配表
序
号
| 实践项目名称
| 学时
| 实践内容及目的
| 实践方式
| 备注
|
实验、课堂讨论、案例分析、课程小论文、专业技法等
|
1
| 汇编语言上机实验
| 3
| (1)学习及掌握汇编语言源程序的书写格式和要求。(2)学会使用EDIT、MASM、LINK、DEBUG等软件工具。(3)熟练掌握在计算机上编辑、汇编、连接及运行汇编语言程序的方法。
| 实验
|
|
2
| 存储器读写实验
| 3
| (1)掌握PC机外存扩展的方法;(2)熟悉6264芯片的接口方法;(3)掌握8086十六位数据存储的方法。
| 实验
|
|
3
| 8255并行接口应用实验
| 3
| (1)学习并掌握8255的各种工作方式及其应用。(2)学习在系统接口实验单元上构造实验电路。(3)掌握8255的编程原理。
| 实验
|
|
4
| 8253定时/计数器应用实验
| 3
| (1)熟练掌握8253的工作方式及应用编程。(2)熟悉用示波器观察不同模式下的输出波形。
| 实验
|
|
四、考核及成绩评定
考核类型: 考试
成绩评定:
(1)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 %,分别为:课堂表现占15%、课内实践占20%、课外作业占15%。
(2)期末考核成绩占50 %。,考核形式有:闭卷笔试。
五、 推荐教材、参考书目与推荐网站
推荐教材:
(1)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.姚燕南、薛钧义主编.高等教育出版社. 2004年
参考书目:
(1)16/32位微机原理、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(第二版).钱晓捷主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.2005年
(2)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.冯博琴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.2004年
(3)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辅导与习题解.张青主编,答清华大学出版社.2007年
推荐网站
(1)http://www2.zzu.edu.cn/qwfw/index.asp
(2)http://jwc.seu.edu.cn/jpkc/declare/08wjjkx/